查看原文
其他

清廉当阳 | 让崇清成为一种风尚

当阳融媒 2022-10-25

为更好推动我市“清廉当阳”建设

营造崇廉、奉廉、赞廉的文化氛围

市融媒体中心

推出《悦读沮漳·清廉当阳》栏目

读廉书发人深省

知廉事慎思笃行

今天走进第一期↓↓↓


▲朗读者:于鄂,国家一级播音员,就职于当阳市融媒体中心,当阳人民广播电台《悦读沮漳》栏目主播。

· 崇清成为一种风尚 ·

清风长拂,清气长存,是人们的呼唤。清白人生,清平世界,是人们的向往。让“清”常驻人间,让崇清成为一种风尚,自会带来政清人和,海晏河清。

万事万物,一旦与清一致,则别有一番情致。清风徐来,清波不兴,令人神往;清茶一杯,清气缭绕,品性自现;清醒头脑,清心寡欲,实属难得;清新文风,清逸笔调,可堪美文;清纯之气,清淡之味,自成格调。即使清高之人,清雅自赏,也令人敬佩;纵使清闲在家,清净自守,也令人羡慕。相反,一旦与清背离,目标不清楚,思路不清晰,做人不清白,为官不清廉,必然浑浑噩噩,浑浊不堪。
人的生存是第一位的。清澈的水、清明的天、清爽的环境,都离不开清洁发展。“地沟油”、“毒胶囊”、“三聚氰胺奶”之类,破坏性开发、过度消费、严重浪费之流,只会让人想到一个“浊”字。在自然生态和人类健康面前,如果不崇尚“清”,就会污染空气,贻害子孙,更与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相违背,必然遭人唾弃,被扫入历史的垃圾堆里。
不求人夸颜色好,但求清气满乾坤。如果说在生态环境面前,崇清是一种生存需要,那么在人文、社会和政治面前,崇清则是一种价值体现,一种信仰坚守,一种精神追求。
方志敏在《清贫》中写道:“我从事革命斗争,已经十余年了。在这长期的奋斗中,我一向是过着朴素的生活,从没有奢侈过。经手的款项,总在数百万元,但为革命而筹集的金钱,是一点一滴的用之于革命事业。”言语振聋发聩,荡气回肠。清贫精神是一个人甘于清廉、乐于艰苦的崇高品格,也是富贵不淫、贫贱不移的浩然正气。面对社会生活的深刻变革、各种文化的激烈碰撞和市场经济的严峻考验,每个人都应澄清思远,激浊扬清,经常仰望方志敏等前辈们用人格和情操铸就的清贫丰碑,从欲望中解放出来,放弃多余的物质追求,过过清白朴素的生活,体验心灵的丰盈充实,追求广阔的精神空间和风雅之境。
“能吏寻常见,公廉第一难”,想干事、能干事、干成事、不出事,像高洁的莲花那样出污泥而不染,是一种崇高的境界,也是对为官者的基本要求。郑培民有句名言:“中国百姓历来喜欢清官,一个政治家及其亲属在经济上是否清白,是他们能够获得公众拥护的主要因素。”雁过留声,人过留名。做到时时清白、事事清白,生前清白、身后清白,才能赢得百姓夸奖,获得青史留名。
清则心境高雅,清则正气充盈,清则百毒不侵,清则万众归心。“干部清正、政府清廉、政治清明”,“三清”目标尽吹清新中国之风,宣示党心,深孚民心。
“源澄而流清,源浑而流浊”,所有的清,最根本的在于人的清,在于清者志之清远、性之清淬、品之清正。否则,不崇清,不褒清,不守清,只能换来污浊的人生。
清,求之不易,守之维难。正所谓,“利以义制,名以清修”,“多栽莲藕水自清”。常受清水洁流的浇灌,心灵之花才不会枯萎;常有清风正气的熏陶,生命之树才会葳蕤生长。每个人尤其是党员干部,只有不断增强自我净化、自我完善、自我革新、自我提高的能力,才能让清气充盈生命的价值,让清风吹拂生活的每一天。


END


如果您爱好阅读,如果您有分享作品的渴望, 请您参与到《悦读沮漳》节目当中。这里始终有一支话筒在为您守候。期待您就是下一个朗读者!

欢迎收听
当阳人民广播电台调频100.9兆赫
每天20:30 不见不散
商务合作热线:0717-3239550


其他人还在看



  项目聚焦|哇塞!“生态+乡村+文旅”综合体!当阳这个项目“666”→
•  当阳这些“宝藏”老师获表彰!
•  我市召开警示教育暨清廉当阳建设工作推进会

来源 当阳市融媒体中心  编辑 李李林

编审 王瑞  终审 胡旭  监制 张勇 

在当阳 爱当阳 点亮“在看”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